Dr Stephen Ho 何庸亞博士
+852 9028-6528
  • 首頁
  • 現任公職
  • 合作伙伴
  • 著作介紹
  • 好友感言
  • 桃李滿門
    • 師徒結緣 Blog
    • 徒弟活動 Blog
  • 個人活動 Blog
  • 應用行為分析 Blog
  • 專注力 Blog
  • 大腦科學 Blog
  • 身體語言 Blog
  • 運動智能 Blog
  • 嬰幼兒培育 Blog
  • 家族理財辦公室 Blog
  • 企業教練 Blog
  • 人際溝通 Blog
  • 零售業培訓 Blog
  • 演講技巧 Blog
  • 2009 最有價值企業大奬
  • 2016最可信賴企業顧問大奬
  • 福建福州掛牌上板
  • 聯絡何博士

「從行為分析角度認識青少年自殺行為問題及如何改善親子關係」—講座內容

10/15/2016

1 Comment

 

內容大綱:

  1. 抑鬱及自殺警號級數(Depression and Suicide Warning Scale)
  2. 抑鬱及自殺風險的「情緒」警號 (Emotional Warning Signs of Depression and Suicide Risk)
  3. 抑鬱及自殺風險的「行為」警號 (Behavioral Warning Signs of Depression and Suicide Risk)
  4. 抑鬱及自殺風險的「處境」警號 (Situational Warning Signs of Depression and Suicide Risk)
  5. 識別自殺個案 (Identify A Possible Suicide)
  6. 家長可以如何減低孩子抑鬱及自殺的風險 (How Parents Can Reduce Depression And Suicide Risk)

​抑鬱及自殺警號級數 (Waln K. Brown, PhD)

第一級:正常水平
小朋友可自行處理自己的狀況。

第二級:短暫困難
小朋友處理一些較小的問題,例如考試分數不理想。這些抑鬱、壓力是短暫的。

第三級:面對轉變
小朋友正在面對一個事情和環境的轉變,例如新學校或升讀新學校。這個級別有可能為小朋友帶來短暫的抑鬱。

第四級:持續受壓
小朋友正在面持續發生的問題,例如長期家暴問題、與好朋友絕交等。這個級別可以形成抑鬱症。

第五級:重大劇變
小朋友面臨一個急劇轉變,例如父母離異、親人或好友離世等。除了能夠形成抑鬱症之後,這個級別亦有機會造成自殺傾向。

第六級:長期抑壓
小朋友長期被嚴重的事情衝擊著,例如長期受虐待或性侵犯。這個級別通常也會形成抑鬱症,自殺也可能會發生。

第七級:極度痛苦
這個級別,小朋友很可能短時間內經歷多名親人離世、或者受到極大的生命威脅。長期抑鬱症可以說是必然,而且自殺的機會也很大。

抑鬱及自殺風險的28種「情緒」警號

  • ​突然發怒
  • 焦慮
  • 冷漠
  • 愁苦
  • 百無聊賴
  • 混亂
  • 發呆、發白日夢
  • 絕望
  • 難以集中精神
  • 恐懼
  • 害怕
  • 沮喪
  • 輕浮
  • 悲傷
  • 頭痛
  • 沒有希望
  • 極度敏感
  • 遲疑不決
  • 感覺低等
  • 易動怒
  • 自我形象低
  • 沒有心情
  • 被動狀態
  • 懊悔
  • 憂愁
  • 羞愧
  • 易受暗示
  • 擔憂

抑鬱及自殺風險的32種「行為」警號

  • ​很易發生意外的狀態
  • 敵對情緒
  • 酗酒
  • 尿床
  • 吸煙不斷
  • 飲食、睡眠習慣改變
  • 殘忍
  • 哭泣
  • 違法、破壞性、 異常、紀律問題行為
  • 濫用藥物
  • 打架
  • 眉頭深鎖
  • 送出自己的珍藏品
  • 易衝動的
  • 對約會、個人外表或衛生失去興趣
  • 對校園活動、社交活動、運動、個人嗜好失去興趣
  • ​咬指甲
  • 神經質
  • 工作半途而廢
  • 反抗
  • 魯莾
  • 退化至孩子氣的行為
  • 重複性的脾氣暴發
  • 冒上風險
  • 逃離
  • 遮遮掩掩
  • 自殘行為
  • 自我孤立、社交問題
  • 學習或談及關於死亡或自殺的事情
  • 逃學
  • 體重轉變
  • 逃離人群

抑鬱及自殺風險的28種「處境」警號

  • 學業問題
  • 被拘捕
  • 接觸將自殺或死亡浪漫化的次文化
  • 與朋友絕交/男女朋友分手
  • 家人離世
  • 不喜歡學校
  • 情緒虐待
  • 忽視/壓抑情緒
  • 家庭危機
  • 家庭經濟問題
  • 家族抑鬱病史
  • 家族自殺史例
  • 家庭張力
  • 家庭暴力
  • 職前壓力
  • 缺乏朋友
  • 失去擎友
  • 寵物死亡或失散
  • 搬家或轉校
  • 父母離異
  • 個人健康問題
  • 個人挫折、失望、尷尬事情
  • 身體虐待
  • 身體殘缺或畸形
  • 忽視身體
  • 性虐待
  • 朋友間有人自殺
  • 被停學或退學

​識別自殺個案

​九種心理特徵:
【極端思維】想法及表達自己的方法只有絕對的黑與白,沒有中間地帶
【冥頑不靈】顯示出約束、頑固的認知或想法
【負面自評】經常從負面角度自我批評
【印象模糊】對自己過往顯得善忘、概括、說話模糊
【能力減弱】處理問題技巧減弱了,解難的自信程度也減低了
【憤怒填胸】極容易被激怒,而且憤怒程度急速提升
【無望】顯得無望、無助、前路茫茫
【逃避放棄】不能夠、不想去找尋替代方法、新的行動計劃,甚至逃避
【自我瓦解】擁抱死亡,不視生存為好的選擇,以致顯得不自我保護

九種語言架構:
【不能再忍】「我不能忍受長期的的抑壓。」
【死亡解脫】「死亡是我目前所受痛苦的出路。」
【單一了斷】「這裡只有一個選擇,完結。」
【自覺沒用】「我對任何人任何事也沒有價值。」
【立場定位】「我適合死亡多於生存。」
【死後假設】「我死了誰會可惜?」
【自我敵對】「我只有一個敵人,就是我!我要逃離這個敵人。」
【再無可戀】「已沒有東西值得令我繼續生存。」
【沉迷往生】「今世十分令人討厭,是時刻往更好的下一世出發。」

​家長可以如何減低孩子抑鬱及自殺的風險

​【正面思維】㝷找建立小朋友正面思維的方法
【坦誠溝通】教導及鼓勵小朋友開放及坦誠地溝通
【壓力管理】教導小朋友健康地處理壓力
【決策管理】容讓小朋友參與家庭的決定
【安穏的家】建立及維持家庭環境的穩定和家人關係的融洽
【關注重視】投放時間和注意力,讓小朋友感到自己是獨特的個體
【留意變化】留意小朋友突然、戲劇性的情緒或行為上的轉變
【了解圈子】認識小朋友的朋友和他們的行為
【解壓榜樣】成為小朋友處理壓力的榜樣
【遠離危險】將危險品(酒、藥物、刀等)藏於小朋友不能觸及的地方
【認識死亡】協助小朋友認識「死亡」是永久性的
【支援系統】建立生命支援系統,適當時尋求專業協助
1 Comment
Lai Yin Pong Jimmy
7/30/2018 03:16:34 pm

Very good topic and I am interested how to teach children with proper EQ by parents

Reply



Leave a Reply.

    何庸亞博士
    ​應用行為分析 Blog

    應用行為分析的技術,是現今教育界、培訓界、輔導、管理、客戶服務、親子關係、治療、教技指導、競賽運動等,都是高端的指標。

    何博士在這裡會與大家分享當中的知識、技巧及策略,希望可以推已及人,助人自助。

      如果你想定期收到相關資訊,請留下你的電郵地址:

    訂閱本Blog資訊

    Archives

    September 2019
    May 2017
    October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Copyright © 2016 drstephenho.com. All rights reserved.